首页 > 元宇宙内容详情

元宇宙需要「基建狂魔」

元宇宙
广告招租

当互联网行业从先进生产力的象征,逐渐成为带有原罪的资本力量时,元宇宙作为这个行业的元叙事,变成了万能药,能解一切忧愁。

荔枝说自己是「声音元宇宙」,Soul 说自己是「年轻人社交元宇宙」,Facebook 现在万事不离元宇宙,腾讯不说元宇宙,但处处都像是在做元宇宙

只有苹果 CEO Tim Cook 明确表示不提这个词,说那不就是 AR 嘛?

总之,元宇宙是理想国,元宇宙是乌托邦。

元汁元味的元宇宙,还很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元宇宙需要「基建狂魔」。

关于元宇宙,我们实在见过太多的空谈了,这种空谈也出现在了 AR/VR,AI,IoT,自动驾驶,云计算等等领域。

等等,上述领域,我们不能说全是泡沫,只不过在宣传的时候又显得过于乐观和激进。

大概 30 年前,当一个城市金领拿着笨重的诺基亚 1011 手机,用着当时最先进的 GSM 网络,发送着短信的时候,他可能不会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已经拉开大幕。

▲ 贪吃蛇,诺基亚,2G 网络

设备、计算、网络和内容的雏形,已经有了。后来第一次在满屏大果粒的彩屏手机上,用 5 元 30MB 的流量刷网页看新闻的时候,amazing 已经涌上心头,时代进步了这不是?

再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我们谈元宇宙,现在我们基础建设的水平,大概就跟诺基亚 1011 手机+GSM 网络+短信这套组合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支持类似。即便是到了 2007 年 iPhone 问世也够呛,只支持 2G 网络,没有应用商店的初代 iPhone,很移动,但不那么互联。

我们现在有什么呢?

分辨率在 2K 水平的旗舰手机,或者双眼 4K 水平的 VR 设备;移动端最强芯片还是 M1(4×3.2GHz 大核 + 4×2.064GHz 小核,8 核 GPU);峰值速度为 3.2Gbps 的 5G 毫米波网络;以及,数不清的 PC 和手机游戏…….

别看现在很多网友喊着硬件性能过剩,内容过剩,但是吧,哪怕是双眼 4K 分辨率的 VR 设备看起来还是有清晰可见的像素点,M1 芯片在 iPad Pro 上堪堪降服《原神》,5G 网络现在是什么鬼样子相信各位 5G 用户都想喊出那句话「XXX,退钱!」。

而且,到了 2021 年,有不少游戏居然还要排队进入,一局吃鸡类游戏最高也就容纳上百人同时游玩。Roblox 这样的平台内容还停留在像素风,来保证流畅体验,Facebook 的元宇宙会议应用 Horizon Workrooms 看起来依旧粗糙。

总之,虽然一些分析师投资人和厂商在喊「准备迎接元宇宙」吧,但是事实上,我们还在等待戈多。像《头号玩家》这样元汁元味的元宇宙体验场景,还元在天边。

但是,当我们头戴 VR 设备,在手机上玩着《原神》,用着 5G 网络,再看看依然没有失效的摩尔定律还有过往技术发展曲线,元宇宙很可能是个「虽迟但到」的事情。

▲《堡垒之夜》的虚拟演唱会

元宇宙基建拉开大幕

实际上,关于元宇宙的基础建设已经开始了,我们熟知的《堡垒之夜》、 Roblox 还有 Horizon Workrooms 这些即便是自我标榜,也已经或多或少有一部分符合业界对于元宇宙的畅想。

Unity 大中华区平台技术总监杨栋对爱范儿说: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来谈元宇宙的事情,而不是三年、五年或十年前谈这个东西呢?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我们可以去谈,甚至说可以去实现的阶段。

Unity 被人熟知是作为游戏引擎,不过他们更官方的描述是:Unity 是实时 3D 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包括游戏开发、美术、建筑、汽车设计、影视在内的所有创作者,借助 Unity 将他们的创意变成现实。Unity 平台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可用于创作、运营和变现任何实时互动的 2D 和 3D 内容,支持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游戏主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设备。

▲ 斯皮尔伯格(中)在《头号玩家》片场

如果这么说多少有些拗口和专业的话,有个 Unity 的案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它能做什么:电影《头号玩家》用到了 Unity 的技术进行虚拟拍摄,导演斯皮尔伯格能够直接戴上 VR 头显,实时地进入电影中的场景。基于 Unity 的工具和后期团队的合作,可以实现对电影拍摄场景的即时调整。

也就是说,借助 Unity 人们可以在电影当中创建 VR 游戏场景,电影是真的,游戏是假的,但是场景亦真亦假。

这就很「元宇宙」了。

除了 Unity 之外,Roblox 和 Epic 也都是元宇宙概念股,旗下分别有游戏 Roblox 和《堡垒之夜》,后者还有一个游戏商店以及和 Unity 竞争的游戏引擎 Unreal ,Roblox 也是自建了游戏引擎。

而《堡垒之夜》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跨平台的机制,Xbox 玩家能够遇到 PlayStation 玩家,以及其中极大的自由度,和《绝地求生》或者《守望先锋》里面只能互相射击不同,《堡垒之夜》里面能盖房子,能开虚拟演唱会… 这里还有比其他游戏多得多的 IP,比如势同水火的 DC 和漫威人物在此能够共聚一堂。

这是个运营问题,也是技术问题。

作为同行,Unity 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杨栋说:

我们终端的用户要真正去接触到所谓的元宇宙,本质上它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需要很多不同的终端才能去接触到这个世界的。如果只能用 PC 或手机来接触这个世界,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就被挡在门外了。现在跨平台的技术,在不同平台上渲染不同画质的能力、处理游戏逻辑的能力,包括服务端有很多的技术。

跨平台是元宇宙非常重要的内涵,比如现在最近大火的《英雄联盟手游版》和电脑上的《英雄联盟》本质上是两个游戏,不光体现在游戏设备和操作逻辑上的不同,更体现在游戏数据上不互通。

一款游戏做到跨平台互通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设备之间的性能差异非常大,要跨起来就得向下看齐,然后体验变差,但是事情开始变化,变化到了一个质变的程度,那么也就有勇气说谈谈元宇宙这样的概念了。

2016 年被人们称为 VR 元年,但是这一年 VR 行业却「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因为当时的技术,包括引擎技术还比较初级,无法支持内容的爆发。这就像现在抖音火起来,是因为手机摄像头进步了,屏幕大了,网速快了,流量够了,剪辑软件方便了的原因。在 3G 网络时期,抖音是诞生不了的。

▲ Unity  HDRP 技术演示片《异教徒》截图

现在引擎技术的发展也是类似,Unity 在 2018 年推出了高清渲染管线技术(HDRP),初期只支持 PC、Xbox 和 PlayStation,不支持移动平台,这是因为移动平台的图形性能和桌面设备差太远。Unity 随后开了云游戏解决方案,把渲染放在云端,通过流媒体方式提供给本地那些图形性能不佳的设备。

在投资人、分析师 Matthew Ball 的系列文章《Framework for the Metaverse》(元宇宙框架)当中,Matthew Ball 着重提到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游戏对于多人同时互动的支持并不强大,《绝地求生》在一个游戏房间里同时容纳 100 人已经算很优秀了,而很多大型网游的多人实时在线其实是「异步」的。这点很好解释,「团战会卡」足以说明:本地计算能力跟不上了。

元宇宙的世界里,一两百人的同时房间在线显然不能满足需求,这和真实世界的体验大相径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nity 也推出了「基于数据栈的编程方式 DOTS 系统」,具体很复杂,但效果很简单,就是利用好 CPU 的多核多线程能力,能很好地容纳多人同时在线,实现五倍十倍的量级提升,让吃鸡游戏达到 1000 人一个房间的容量。

▲ 沃尔沃借助 Unity 的实时 3D 技术,获得交互式的虚拟体验

元宇宙基建不是元宇宙,但让元宇宙看起来不那么虚无

元宇宙就是这样,如果谈 30 年后的切实体验,那抱歉现在给不了。如果谈一谈通往其愿景路上某一个很小的实现条件,那技术人员很可能就能给一个可行的方案。最终很多条件逐渐达成的时候,那里元宇宙体验也不远了。

持有类似看法的还有微软大中华区 CTO 韦青,在接受媒体字母榜采访的时候,他就表示,Metaverse 更应该翻译成「虚拟空间」,而不是「元宇宙」。不管如何翻译,Metaverse 一词的出处,科幻小说《雪崩》也深刻影响了微软、Google 等科技公司。韦青说:

在(Metaverse,虚拟空间)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纯粹的虚拟空间只是其中一部分;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 CPS 赛博物理系统,或者数字孪生,能够更加精确的表达技术走势和技术以人为本的初心。

 

归根结底,物理空间的一切对象,包括对象的属性、行为和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经过数字化建模映射到赛博空间,使得物理空间成为赛博空间内可被计算的对象。但是更重要的是,赛博空间内的计算结果还需要映射回物理空间,从而起到加强人类现实世界能力的作用。

 

在这种技术逻辑的约束下,无论称之为元宇宙、虚拟空间、赛博物理系统、数字孪生,还是现在听起来已经没有那么炫耀的物联网、语义网,其实都有异曲同工的妙义。

韦青也提到,解决 Metaverse(元宇宙,虚拟空间)的终极命题,反而需要关注一些过于专业和有些年头的底层技术,比如建模的统一化、数据的标准化,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OWL(Ontology Web Language,网络本体语言)。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些专业技术没有太多理解,但工程师思维对于元宇宙基础建设至关重要,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现在 Unity 是绝大多数移动游戏的游戏引擎,包括我们熟知的《王者荣耀》和《原神》,不谈 20 年前的贪吃蛇时代,只谈 10 年前,在手机上玩如今画质的《原神》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杨栋认为:

之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元宇宙)是可以干的,实际上跟我们十几年前说可以拿这个来做移动游戏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认为那时候技术是可行的,所以就做了,做到了现在。

Matthew Ball 把元宇宙的基础建设分为了多个方面:硬件能力、网络水平、计算能力、支付工具、技术标准…. 这实际上和韦青的想法差不多。爱范儿也询问杨栋,Unity 这样的工具在元宇宙建设当中,是个什么样的定位?

杨栋说:

如果没有技术本身的话,元宇宙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人家可以去创造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这不可能的。你没有编辑器的技术,没有编辑器产生的内容通过引擎的 Runtime(实时引擎)去跑起来,你可以认为 Runtime 是综合性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的渲染系统、脚本系统、物理系统、音效系统跑起来。你没有这个东西,它就跑不起来,那我们就没有元宇宙了。

不只是 Unity 认识到了引擎对于元宇宙的重要意义,国内厂商也开始补课。国产游戏行业的老兵邢山虎创办了代码乾坤,其业务重点就是自研物理引擎,物理引擎用于计算 2D 或者 3D 场景中物体与场景之间、物体与角色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运动交互和动力学。

诚如前面所言,虚拟空间不能单独存在,要和物理世界发生联系,也要和物理空间相互映射,那么物理引擎在其中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智能手机的动画效果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非线性动画」来模拟自然真实的交互效果也和这个逻辑一脉相承。

▲ 宝马通过 Omniverse 平台建造的虚拟工厂,包含了真实工厂里的各种要素

同样的,英伟达的 Omniverse 平台,其能力和目的,都是处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映射关系。

就像不是所有的元宇宙概念都在做元宇宙那样,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合成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品玩在《深度| 噬血者瓜分元宇宙》中写道,不少曾经币圈的玩家,开始进入元宇宙领域进行炒作,而不少投资者也开始进行非理性投资,于是乎,这个概念就蒙上了一层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阴影,一如之前的各种「空气币」割韭菜。

杨栋则坦言,以他们现阶段做的元宇宙技术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加入,是个非必要选项。NFT 这样的技术加进来,可以保护虚拟资产,这点确有一些意义。但只是加进来搞噱头,那完全没必要。现在更多的区块链应用,比如各种币,包括《Axie Infinity》这样的元宇宙概念游戏,实际意义不大,但是耗电量巨大。

如果经常看电视广告,很多藏药蒙药宣称祖传配方包治百病,药到病除,那么它一定是骗人的,就像哪家厂商宣称「我就是 XX 元宇宙」那样。但如果某一款药宣称自己是针对「因 XX 引起的 XX 病,有效率 90%,副作用有哪些,禁忌症状有哪些」的话,那么就可信多了。在元宇宙基础建设里,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