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前沿技术的硬科技赛道,正在成为资本的焦点。6月首批9只“双创ETF”发行后,8月首批双创ETF正式获批,意味着成长阶段的硬科技企业正在受到金融市场的青睐。TF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新兴产业硬科技领域资本和政策红利进一步聚集。Zero2IPO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投资最为火热,A轮及A轮之前的投资出现反弹,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事实上,硬科技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2019年《中国硬科技白皮书》认为,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中国需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美国对国内科技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和扼杀,让国内各方都感受到了发展底层核心基础技术的紧迫性。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研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航天科技、深海与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加快硬科技从地方到资本的布局。
国家战略发展的支持加快了地方、资本和企业的布局。上海提出,到2025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要提升到新水平。近日发布的《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深圳表示,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动能,实施“引领未来产业”计划,布局人工智能、6G、量子技术、深海深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杭州表示,将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强高端产业引领,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信息软件三大主导产业。
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计划支持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资本也迅速进入市场。据媒体报道,高燕资本今年发起为一个门槛为1亿元的科技行业赛道募集专业基金,并称硬科技投资为历史性的结构性投资窗口。2021年初,高淳创投宣布成立第一年就投资了200多个项目,技术驱动型公司占78%,其中硬技术投资案例超过80个,但仅今年上半年硬技术投资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不仅是高贤,红杉中国、深创投、IDG等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也在加快追赶硬科技的步伐,加大对新赛道企业的投资。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一些企业仅依靠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暴露出不可持续性,导致投资机构对此类企业的投资行为较为谨慎,而具有“硬技术”特征的新赛道则会受到资本的追捧。
除了基于硬技术发展的企业,也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涉足硬技术赛道。腾讯、阿里、字节等。继续在云服务、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等前沿领域发力。2020年,腾讯宣布投资5000亿元布局新基建和工业互联网。2021年第一季度,字节跳动已经启动了16项投资,其中娱乐占比明显下降,而人工智能占比依然居高不下。
从0到1,世纪华通选择了硬技术的“困难模式”。
在这些企业中,a股上市游戏公司世纪华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近日,世纪华通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受益于互联网游戏和互联网数字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52.88%。根据财务报告,2020年,世纪华通将正式布局数据中心产业模块。
从业务角度来看,游戏公司对硬技术赛道的战略布局是一大飞跃。因为硬科技在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底层的基础科学研究上寻求突破,所以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不仅投资巨大,从前期布局到产业落地,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很难看到回报。同时,游戏行业呈现出轻资产运营模式,与硬科技的重资产投资正好相反。世纪华通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艰难模式”?
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抢占5G时代行业发展制高点,承担科技强国使命,是世纪华通给出的解释。这与其企业定位有关。与游戏公司相比,世纪华通似乎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技术+文化导向型企业。他们认为,游戏也是互动技术的应用,带来一种浅层的情感快乐,而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前沿技术的突破,将带来更深层的快乐。
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尖端科技赛道的布局一旦取得成效,将为企业的长期成长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从a股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世纪华通无论是市值还是利润都继续稳居a股游戏板块第一。在继续稳步巩固游戏主业优势的同时可以保持其在游戏业务中的市场地位,硬科技赛道的布局可以开辟从0到1的新路径。
IDC业务和云平台布局5G行业细分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世纪华通正以5G通信及应用为切入点,从云平台、IDC数字基础设施拓展布局,不断向硬技术发展的深水区迈进。2020年,世纪华通收购并增资上海龙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建设位于上海松江区的“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长三角最大、全国前三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枢纽,并列入2020-2022年上海市新基建建设第一个重大清单。
世纪华通认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该地区的优势产业。基于行业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特点,长三角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行业将产生大量的计算能力和存储需求,IDC相关市场需求旺盛。
事实上,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地”,大数据产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约500万个,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高于全球数据中心13%的复合年增速。预计到“十四五”末将增长到1800万个机架,中国IDC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5G时代,游戏产业向云和元宇宙的演进也需要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支撑。或许世纪华通选择布局IDC行业。为提升上海龙瑞项目实力,世纪华通于今年3月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引入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作为龙瑞大股东,将借助其在工业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开发、智能运营经验,助力当前项目更好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世纪华通还成立了纯粹国内架构的世纪龙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业务。将在成功实施上海龙瑞超大规模IDC业务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向其他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拓展,与腾讯云及地方政府、国资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地方政府云、国资云、国家级超算中心,打造国内领先规模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基地,为国家数据安全和国家超算骨干节点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在云平台上,世纪华通推出了一站式云游戏运营管理服务平台Legend Cloud Game,目前已上架近百款游戏,在网络带宽为10-15M时,可实现1080P/90帧延迟小于15ms的游戏体验,高于行业标准。
探索双碳目标下的低碳生活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能耗挑战。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总能耗将超过2000亿千瓦时。转化为标准燃煤发电,将消耗燃煤6000万吨,排放二氧化碳1.6亿吨。
2020年,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责任,中国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前沿技术在绿色经济中的应用。因此,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如何实现碳中和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目前,在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IDC行业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华为位于云南东莞的松山湖FDC数据中心,前三期采用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交付,每期交付速度为1000个机柜,6个月完成,平均功率8kW/Rack,比传统施工方式节省一半以上的交付时间。
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也是探索方向之一。英特尔近日宣布,将与Sumber合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开发基于浸没式冷却的余热回收技术。万国数据在其北京第三数据中心首次尝试将余热回收用于外部供暖。据统计,数据中心周边热用户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减少化石燃料和天然气消耗,减少标准煤消耗620.5吨。腾讯在其天津滨海数据中心采用余热回收,仅余热回收项目一期每年就可减少标准煤能耗525吨。
用电量是数据中心高能耗的主要表现。目前部分数据中心的动力更多来自火力发电,因此源头绿化成为另一个探索方向。例如,我国首个省级海上风电大数据平台——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中。世纪华通还表示,将积极探索、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技术,拥抱碳中和,努力在超大型IDC建设中实现更快、更好、更清洁的协同发展。
相关标签: